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帕金森病的研究進展
經顱磁刺激是Barker等于1985年首次創立的一種皮層刺激方法,具有無痛、無傳統損傷、操作簡便、安全可靠等優點。重復經顱磁刺激是在TMS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型神經電生理技術,不僅應用于臨床診斷,也可應用于疾病治療。最初rTMS僅用于抑郁癥的治療,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rTMS對腦卒中、脊髓損傷、帕金森病、精神疾病、阿爾茨海默病等均有一定治療作用。本文對rTMS治療帕金森病的進展進行綜述,以供同道參考。
rTMS刺激頻率與臨床療效
rTMS對皮質興奮性的影響取決于刺激的頻率,認為低頻(≤1Hz)刺激能降低運動皮質的興奮性,進而改善PD病人的運動功能障礙。鐘躍等采用0.2Hz頻率的rTMS對8例PD病人進行治療。于治療第3、6和9個月采用Hoehn&Yahr分期量表評分標準、Schwab&England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量表以及帕金森病統一評分量表(UPDRS)進行療效評估。結果8例病人的臨床癥狀較治療前均有明顯改善。馮濤等證實單周期、低頻(0.5Hz)、80%運動誘發電位閾值強度的rTMS可以在治療PD后短時程改善PD病人的運動障礙。
他們將24例原發性PD病人隨機分為兩組:第一組先接受初級運動皮質的rTMS,1周后再接受枕葉皮質的rTMS;第二組先接受枕葉皮質的rTMS,1周后接受初級運動皮質的rTMS。兩組病人治療后均有明顯改善,其運動評分最大改善率分別為(34.2±7.5)%和(36.5±8.7)%,療效時程分別為(39±12)min和(35±11)min。高峻嶺等亦采用0.5Hz的低頻rTMS對35例PD病人治療,以60%最大刺激強度刺激雙側額葉,每側刺激30次,每日1序列,連續治療7次為1個療程。近期總有效率可達86%。
對于rTMS的長期療效仍處于不斷探索中,并取得了較理想的效果。張鴻等采用1Hz、刺激強度為110%靜息閾值的rTMS,每日1次,治療10d。病人木插板所用的平均時間明顯減少,記時運動1min平均運動次數明顯增加,行走速度明顯增快。趙澎等觀察到低頻rTMS對PD病人運動功能的影響可持續到刺激停止后1個月,與運動皮質興奮性的改變一致。另外,一項長期研究結果令人鼓舞,Málly等應用rTMS+藥物治療PD病人,實驗組每天給予1Hz、0.6T的rTMS100個脈沖,連續7天,至少一年重復2次,連續3年,對照組單純藥物治療。結果表明,rTMS可顯著減緩PD進展,且在治療中未發現任何副作用。
rTMS刺激部位與臨床療效
臨床上rTMS用于PD的治療方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除了刺激頻率可影響療效外,刺激部位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人們往往根據不同的臨床特點刺激不同腦區,以期達到不同的治療重點。5HzrTMS刺激初級運動皮層語言區,可明顯改善發音功能,包括基頻和聲音強度;而用15HzrTMS刺激左側背外側額前皮質僅能改善情緒。Khedr等用25HzrTMS脈沖刺激雙側手和腿運動皮層,連續6天后,發現在UPDRS明顯改變的同時,血漿DA水平相應提高,而rTMS(5Hz)刺激PD病人前額背外側運動皮層,則能明顯改善病人的知覺反應時間。1HzrTMS脈沖刺激運動皮層,對左旋多巴(L-dopa)誘發的異動癥有一定效果。
小結及展望
rTMS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興的治療與研究手段,具有無創、無痛、安全性好等優點,對神經、精神疾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rTMS不僅影響刺激局部和功能相關的遠隔皮層和腦區功能,實現大腦功能區域性重建,而且產生的生物學效應可持續到刺激停止后一段時間,已成為研究神經網絡功能重建的良好工具。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報道了rTMS對PD的療效和作用機制。同時,人們期待有更精細的rTMS技術誕生,進而研究刺激產生的多種抑制作用的影響,或者在運動皮質區域運動前的影響,從而對PD的運動皮質病理生理機制有更深入的了解,作為一種有效的非藥物治療手段更好地應用于臨床PD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