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顱磁刺激(TMS)和重復經顱磁刺激(rTMS)簡介
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是在一組高壓大容量的電容上充電,用電子開關向磁場刺激線圈放電,在0.2毫秒內流過數千安培的脈沖電流,瞬時功率達到幾十兆瓦,線圈產生的脈沖磁場峰值可達1~6Tesla,強大的瞬變磁場可以毫無損耗地穿過顱骨,根據電磁感應原理,在線圈下的顱內大腦皮質產生反向感應電流,刺激局部大腦神經細胞去極化,引起興奮和抑制,產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應。
Barker等1985年首次將磁刺激技術引入中樞神經系統,使運動誘發電位從令人無法忍受的經顱電刺激(TES)時代跨入無痛無創的經顱磁刺激(TMS)時代,得以真正常規用于臨床實踐,為眾多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和預后評估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神經電生理方法。磁場能夠用于完全清醒的患者,患者卻不會感到疼痛,在治療的時候仍然可以閱讀和談話,治療之后即可駕車回家。
經顱磁刺激運動誘發電位是目前評價中樞運動神經系統的唯一可行的神經電生理手段。主要用于累及運動功能的神經系統疾病的輔助診斷(如運動神經元病、多發性硬化、脊髓炎和脊髓病變)和(缺血性腦血管病等)的療效預測。
1989年出現了經顱磁治療儀,應用范圍擴展到了多種神經精神疾病的治療領域。國際上統一規定,刺激頻率>1Hz為高頻,具有興奮神經的作用;≤1Hz為低頻,具有抑制作用,目前國內高頻多用5Hz以上。1993年出現了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抑郁癥的首個個案報告;1994年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帕金森病的首篇文章問世;2005年研究領域擴展至缺血性腦血管病;此后相應研究層出不窮,涉及認知功能障礙(癡呆)、焦慮、強迫、偏頭痛甚至難治性癲癇等疾病以及失語、吞咽困難、耳鳴等癥狀。
2008年管控嚴謹的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準了重復經顱磁刺激的第一個適應癥---抑郁癥。
2014年由來自10個國家33人組成的歐洲專家組推出了rTMS治療領域的循證醫學指南:
A級推薦:抑郁、疼痛
B級推薦:抑郁、運動性腦卒中、精神分裂癥的陰性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