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江北區的李女士和丈夫因為性格不合導致感情破裂,多次起訴離婚未果。一次,夫婦二人又因生活瑣事發生口角爭執,一氣之下,李女士收拾行囊外出打工,其丈夫隨后也外出打工,將兒子留在家里和奶奶一起生活。
然而,在一次回家探親時,李女士愕然發現:自己乖巧懂事的兒子竟然患了多動癥,并已發展到有打人的暴力傾向。后來,經過心理咨詢師指點,李女士才發現,自己和丈夫吵架不斷,感情不和,雙雙離家出走,竟是導致兒子患多動癥的主要原因!
家庭教育是影響孩子患多動癥的主要因素
2015年,《科教導刊》發表了一篇名為《兒童多動癥的成因與矯正》的文章,文章強調:家庭教育環境以及家長不當的教育方式,都是導致兒童罹患多動癥或者導致兒童多動癥加劇的主要因素!
文章提到:父母感情不和,經常吵架打架,以及單親家庭給兒童帶來的父母溫暖情感缺失,會導致兒童罹患多動癥;父母經常干涉孩子決定,不自覺的將自己的負面影響帶給孩子,容易讓孩子出現焦慮、注意力不集中等多動癥癥狀;父母對孩子采取帶懲罰的管制模式,甚至虐待兒童,導致兒童安全感缺失,長此以往,不僅會使孩子罹患多動癥,甚至讓孩子產生暴力傾向。
傳統治療方法忽視了消除影響多動癥的家庭因素
2016年,發表于《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的《中醫治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研究進展》一文提到:中、西醫治療多動癥,都只追求消除患兒臨床癥狀,不關注患兒心理健康,也不注重消除誘發多動癥的家庭環境因素,容易造成多動癥反復發作。
文章道出的即是臨床上治療多動癥的最大弊端。
針對這一現狀,全國兒科專家經過多次的研討、臨床調研,整合中醫、西醫、心理、康復、特教等諸多醫療體系,于2015年第二十次全國兒科學術會議上,正式提出“醫學家三位一體”療法。
該療法主要由三部分構成,“醫”指的是醫生、醫學,專業的醫生利用先進的醫學控制患兒病情;“學”指的是學校,老師,對于發育行為患兒,老師應配合醫生,積極引導;“家”指的是家庭,家長,既包括了對孩子的心理進行疏導,消除患兒的心理障礙,使其獲得重新融入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也是對多動癥患兒家長進行心理指導,讓他們調整心態,改變自己不良的教育方式,消除誘發孩子多動癥的家庭不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