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顱磁刺激治抑郁:這些內容需要知道
2008年,經顱磁刺激(TMS)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準,用于治療藥物應答不佳的重性抑郁障礙(MDD)。證據顯示,TMS療效顯著且持久,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作用位點:左側前額葉
作用機制:引發非驚厥性神經元去極化,促進單胺類神經遞質釋放
常見副作用:局部疼痛、不適感,一般1周后可緩解
禁忌:頭部或體內靠近頭部處有導電金屬植入
基本原則
基于美國臨床經顱刺激學會(ClinicalTMSSociety)共識建議:
急性期治療
TMS可用于治療DSM-5重性抑郁單次發作或復發患者,或者抗抑郁藥治療臨床效果不佳或耐受不良的患者。
每天一次,療程4-6周(共20-30次)。應采用標準的高頻刺激,特定刺激部位為左前額葉,其他治療參數可視患者實際情況而調整。
針對復發的治療
若TMS急性治療有效,復發時建議持續采取TMS治療直到緩解,也可將TMS作為復發時的維持治療手段。
為縮短療程,建議復發早期癥狀出現時即采取TMS治療(也有少數[10%]專家認為需等到完全復發);TMS治療復發的頻率建議每周3-5次,直至再次緩解;在再次采取TMS治療前,建議復查并調整運動誘發電位閾值。
維持治療
若TMS急性治療應答良好,則可將TMS作為維持治療手段。
多數專家認為,預防抑郁復發的主要手段為心理及藥物治療。當患者存在頻繁復發史(每年兩次及以上)時,可考慮TMS繼續或維持治療。TMS維持治療頻率為:每月1次,每周1次或2次,頻率依據患者應答程度調整。
延長療程
TMS急性治療通常4-6周起效。開放標簽研究顯示,某些患者可能對TMS應答較慢,經TMS治療6周后無效的患者仍可能在持續治療10周時達到緩解。目前認為,長期使用TMS治療無累積毒性,故針對應答較慢的患者可酌情延長療程。
妊娠期可用
一項發表于第12屆世界生物精神病學大會的研究中,研究者探討了TMS針對妊娠期抑郁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受試者孕齡14-34周,兩組基線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DRS)平均得分為23.3和22.4分,其中12人接受TMS治療,另外10人接受偽治療。盡管左側TMS更常用,但為了避免癲癇風險,研究采用了針對背外側前額葉皮層的右側TMS,共20次。
結果顯示,干預組的12名女性中有9人(75%)在完成20期治療后對TMS產生應答,偽刺激組有5人(50%)產生應答。此外,終點時干預組患者的HDRS得分更低(9.8vs.12.9)。安全性方面,干預組出現了1例低體重兒,但不能確定為TMS治療所致,總體安全性良好。研究者指出,磁體僅作用于面積為2x2cm的皮質,不易對子宮產生影響。
最新網絡meta分析
一項發表于今年2月JAMAPsychiatry的系統綜述及網絡meta分析中,BrunoniAR等探討了不同操作模式的重復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急性期抑郁的療效及安全性。該研究共納入了81項隨機對照研究及4233名患者,受試者平均年齡為46歲。
結果顯示,各種傳統治療模式的療效及耐受性差異總體不大,其中低頻及雙側rTMS可能是最為有效及接受度最高的,而一些新型操作手段(如加速、同步及深部rTMS)的療效并不優于偽刺激。
擇思達斯表示:如需進一步了解經顱磁治療儀的信息,可以添加微信 zsds508 。